预制菜,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,一般指以各类农、畜、禽、水产品为原辅料,配以调味料等辅料(含食品添加剂),经预选、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。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,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。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《预制菜》团体标准,预制菜的定义是“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,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,经预加工(如分切、搅拌、腌制、滚揉、成型、调味等)和/或预烹调(如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”。依据该定义,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:即食(如八宝粥、即食罐头);即热(如速冻汤圆、自热火锅);即烹(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);即配(如免洗免切的净菜)。
在标准制定实务操作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从狭义角度而言就是构建预制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,包括产品认证、产品质量监测、产品安全卫生、质量溯源等管理标准的GMP标准设计;广义标准是立足预制菜产业链,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,从生产硬件建设到信息化管理,从全流程溯源到随机监测检测等,通过制定标准规范行为,实现预制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序、终端的安全可控。同时,标准制定工作应在主管部门、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几方协同下充分酝酿、科学制定,为预制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自律环境。
“人和”主要是指某个有一定度的单品或系列产品,以配方、风味、字号品牌等抓住消费群体,满足区域预制菜个性化产品市场需求。该方法适合初创、中小规模和构建特色品牌的企业,着重在单个或一类产品上深耕,通过技术分解、工艺流程化实现操作岗位单纯化、工序化,有效保证菜品质量的稳定性,同时节约单品成本,强化企业竞争力。
对各地而言,预制菜是一个新的产业机遇。为了抓住这一机遇,不少地方配套了专门的产业园区做支撑,并将其作为新兴产业进行集聚打造。广东、山东、福建、河北等地先后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,瞄准万亿元产业前景,争夺“预制菜之都”“千亿元产业集群”或“单项企业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地方在发展预制菜产业时,要深入分析自身的产业基础,科学布局规划,配套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软环境和硬设施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预制菜加盟模式介绍的真滋味美食于2025/5/3 16:16:37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wenzhou.mf1288.com/zhenziwei-2859727118.html